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队伍>研究人员

胡海晓

胡海晓,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本情况

出生年月:1987.07

最高学位:工学博士

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工程结构与力学系

工作地址:新材所402办公室

电子邮箱:yiming9008@126.com


教育经历

2013-2017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2010-2013  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学,硕士

2006-201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19-至今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2017-2019  英国Bristol大学,合作博士后

2017-2019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后


学术兼职

国内与国际期刊审稿人:复合材料学报、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Composite Struc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Polymers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及主要成果

主要从事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的材料-结构-检测一体化应用方面研究。包括先进复合材料结构整体化应用中的制备工艺过程实验与数值研究,基于结构健康监测手段的结构承载和损伤状态研究,以及基于多尺度分析手段的复合材料失效行为及其结构完整性评估。近年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军工横向课题2项,技术转化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工信部预研课题1项以及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军工横向课题4项。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15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1.重大成果转化专项子课题:下一代IV型瓶储氢结构设计技术,2022.12-2023.1250万元. (主持,在研)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厚截面复合材料构件耦合应力全寿命检测与评估2018.05 - 2019.055万元. (主持,结题)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薄铺层复合材料厚度尺寸强化机制及多尺度力学模型,522730802023.01 - 2026.1253.00万元(项目骨干,在研)

4.中国商飞材料联盟开放基金课题:面向飞机结构关键部件监测的光栅阵列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研究,2022.07 - 2023.07, 200万元. (项目骨干,结题)

5.佛山仙湖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乘用车先进复合材料氢气瓶技术,2020.04 - 2022.12, 650万元. (项目骨干,结题)


获奖情况

1.航空复合材料关键结构件高精度纤维铺放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9/102022年。

2.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精度缠绕设计与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10/132022年。

3.缠绕氢气瓶用可回收树脂,第十九届“中国复材展-JEC”优秀创新产品,2023年。


代表性研究论文

1.Hu H, Cao D*, Cao Z, Li S*.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wrinkle effect on failure behavior of curved composite laminate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1, 261(1):113541. (第一作者,SCI, 中科院1区,Top期刊)

2.Hu H, Li S*, D Cao D, Liu L, Pavier M*. Measurement of manufacture assembly stresses in thick composite components using a modified DHD method.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20, 135: 105922. (第一作者,SCI, 中科院1区,Top期刊)

3.Hu H, Cao D*, Pavier M, Zhong Y, Zu L, Liu L, Li S*. Investigation of non-uniform gelation effects on residual stresses of thick laminates based on tailed FBG sensor.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8, 202: 1361-1372. (第一作者,SCI, 中科院1区,Top期刊)

4.Hu H, Li S, Wang J,Cao D, Zu L*, Zhong Y. Monitoring the gelation and effective chemical shrinkage of composite curing process with a novel FBG approach.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7,176:187-194. (第一作者,SCI, 中科院1区,Top期刊)

5.Hu H, Li S, Wang J,Zu L*. FBG-based Real-time Evaluation of Transverse Cracking in Cross-ply Laminate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6, 138:151-160. (第一作者,SCI, 中科院1区,Top期刊)

6.Hu H, Li S, Wang J,Zu L*. Structur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ilament wound toroidal pressure vessel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5, 121:114-120. (第一作者,SCI, 中科院1区,Top期刊)

7.Cao D, Hu H*, Wang Y, Li S*.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influence of impact damage and simple bolt repair on compressive failure of composite laminate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1, 275:114491. (通讯作者,SCI, 中科院1区,Top期刊)

8.梅星宇,曹子荷,印卓,胡海晓*,曹东风*,李书欣.外突褶皱及其打磨处理对层合板压缩失效行为影响.复合材料学报, 2023 (通讯作者, A类期刊,在线发表)

9.邓明,曹子荷,王静南,李瑞奇,胡海晓*,曹东风*,李书欣.缠绕张力对干法缠绕复合材料结构残余应力及回弹变形的影响,复合材料学报, 2023 (通讯作者, A类期刊,在线发表)

10.肖磊,胡海晓*,曹东风*,雷伟华,冀涛,李书欣.考虑纤维缠绕形态的复合材料结构拉伸承载行为,复合材料学报, 2023, 40(2):1-12. (通讯作者,A类期刊)

发明专利

1.胡海晓,张宇,陈宏达,李书欣,曹东风,李瑞奇,刘锐.一种Ⅳ型气瓶塑料内胆表面处理装置. ZL202320587924.0 (实用新型,授权)

2.陈宏达,胡海晓,李书欣,曹东风,李瑞奇,刘锐.一种预浸料夹持机构、摩擦测量装置和方法. ZL202310384947.6 (发明专利,授权)

3.李书欣,彭昊阳,胡海晓,.一种改善L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固化成型质量的方法, ZL201811564038.6 (发明专利,授权)

4.王继辉,张盛,胡海晓,.一种真空导入工艺中纤维织物厚度方向渗透率测试装置, ZL201520372119.1 (实用新型,授权)

5.王继辉,胡海晓,冀运东,.中高温耐酸腐蚀玻璃纤维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 ZL201410183872.6 (发明专利,授权)


手机扫一扫

版权所有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珞狮路122号 (中国 武汉 430070)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884448

E-mail:sklwut@whut.edu.cn